【死因研訊】6旬漢血管瘤撕裂亡死因續訊 專家認為廣華應接收死者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2/11/16 15:03

最後更新: 2022/11/16 18:24

分享:

分享:

瑪麗醫院顧問醫生黃昭灼到庭作供。(陳曉欣攝)

67歲男子於2019年在仁濟醫院被診斷出血管瘤撕裂,惟該院沒有血管外科部門,需轉往聯網醫院治療。廣華醫院疑四度拒收,最終病人被送往瑪麗醫院治療,留院9天後不治。死因研訊今(16日)續。瑪麗醫院顧問醫生供稱,動手術是唯一救活病人的方法。血管外科專家亦認為死者生命力強,經歷心臟停頓仍捱得住,廣華應接收死者,「應該俾個機會佢」。專家並同意不同醫院的指引在判斷病人是否適合轉院時會衡量利弊,但反問「唔轉院死路一條,有咩衰得過死」。

死者蔡志德,終年67歲。醫管局以利害關係方列席。研訊由死因裁判官何俊堯審理,設2男3女陪審團。法醫黃德肇供稱,死者的直接死因為急性心肌梗塞,由血管瘤破裂引致。

死者於2019年3月25日晚腸胃不適,被送往仁濟醫院急症室,後被診斷出血管瘤撕裂,惟該院沒有血管外科部門,需轉往聯網醫院治療。廣華醫院疑四度拒絕接收,死者其後被送到瑪麗醫院動手術,延至4月3日死亡。

瑪麗醫院顧問醫生黃昭灼供稱,死者獲跨聯網接收,以往其他醫院亦曾出現同樣情況。黃供稱,死者被送到時已有血管瘤爆破情況,須即時進行支架微創手術止血。黃指死者術後危殆,需要使用呼吸機,另有腹脹和白血球過高情況,照腸鏡後證實其大腸壞死,即日再進行切除手術。惟死者術後仍然危殆,身體情況每下愈況,延至4月3日不治。

黃續指,死者轉院前雖然一度心臟停頓,但搶救後血壓指數不俗,「唔轉院100%會死」,因此醫院盡力接收,強調當時動手術是唯一救活病人的方法。黃認為,即使病人在轉院途中或有生命危險,但若請求轉院的醫院認為動手術對病人更好,而家屬亦明白相關風險時,除了轉院治療外已無計可施。

血管外科專家劉潤皇供稱,死者年輕,除高血壓外沒有其他疾病,認為應嘗試替死者動手術。劉認為死者生命力強,經歷心臟停頓仍捱得住,廣華應接收死者,「應該俾個機會佢」,同意死者不動手術必定不治。

劉認為,仁濟醫院沒有血管外科手術設備和專家頗無助,又指在外國若1間醫院有能力接收病人但拒絕的話,在法律和道德上亦有危險。劉續指,即使病人在轉院期間出狀況,接收病人的醫院亦不應擔心,因為責任在提出轉院的醫院上。

代表醫管局的大律師問及,不同醫院的指引在判斷病人是否適合轉院時會衡量利弊,劉同意,但反問「唔轉院死路一條,有咩衰得過死?」

被問及病人是否適宜轉院的決定權應否由負責接收的醫院掌握,劉供稱接收的醫院是從第三者了解病人情況,其本人「未睇過病人會不安」,劉續指若病人理解轉院風險,「係咪應該轉呢?」

所有證人已完成作供,死因裁判官押後至明(17日)早讓家屬及醫管局雙方陳詞。

血管外科專家劉潤皇到庭作供。(陳曉欣攝)

記者:陳曉欣